“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胯斗园方,研膏人焙香;青箬裹,绎沙囊,品高闻外江。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今务川濯水镇)春味长”。北宋大文学家黄庭坚在《阮郎归》一诗中到遵义务川一带看到茶农采茶,制茶的场景。这是遵义最早的茶诗,也是贵州最早的茶诗。
几千年来,无数骚人墨客和大批的饮茶爱好者,在遵义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茶诗、茶词、茶赋、茶歌、茶联、茶故事等文人作品和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的教授学者组成的《湄江吟社》创作的150多首茶诗,更是遵义茶文化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为了传承历史悠久的遵义茶文化。12月9日,遵义市茶文化研究会一届三次理事会暨遵义市茶馆业专业委员会、遵义市茶业技能培训中心成立大会在遵义市农业委员会召开了哦!在会上,大家系统地学习了省委书记陈敏尔在黔南调研茶产业发展情况时关于贵州茶业要做到“四个融合”的重要讲话精神。遵义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黄天俊受理事会委托作了2015年度一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理事会成员审议并通过了本年度工作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贵州省茶产业三年提升计划》精神和八项行动内容,遵义市茶文化研究会根据《遵义市茶文化研究会章程》,结合茶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会上还成立遵义市茶馆业专业委员会和茶业技能培训中心。
遵义市茶文化研究会成立一年多来,开展了协助遵义市政府和省农委办好“2015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参与筹备明年“贵州茶一节一会”、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信阳、广州、深圳、西安、济南、北京等地举行的国内重大茶事活动、考察了武汉茶叶专业市场,出版了6期《当代茶经》杂志等主要工作,提升了会员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和对全国茶产业新形势的认识,推进了遵义市茶产业、茶文化的发展,为促进茶产业加快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会上,市农委主任罗绍怀通报了遵义市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和取得的可喜形势。
黔北茶文化是一种与贵州酒文化有着一样古老悠久历史的文化,是贵州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茶文化中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唯一性,遵义应该建立黔北茶文化自信。茶馆业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引领,应该成为高雅的文化活动,茶文化应该发挥推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正能量的作用。并希望遵义市茶馆业在经营上开展经营创新、宣传创新、文化创新。
黄天俊会长要求,茶为国饮潮流的有利推动,丰富多彩茶文化的不断渗透,养生休闲慢生活体验式消费的逐步兴起,将对茶馆业、茶业技能培训业带来勃勃生机。各茶文化从业者要大力倡导“茶为国饮”,努力普及提高品饮群体;大力弘扬茶文化核心理念,努力提升行业品质;大力推动茶馆行业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大力加强行业组织自身建设,努力发挥引领作用与大家共勉。
遵义红茶,贵州省遵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940年,湄潭成功试制出”黔红”基础茶产品;遵义红茶,汤色红亮透明;香气馥郁,甜香高,持久;滋味鲜爽醇厚。理化指标:水分≤6.0 %,水浸出物≥34.0%。
2017年5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遵义红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遵义红茶主要选用优良的小乔木型茶树品种。于清明前采摘,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的鲜叶。采用传统红茶的制作工艺,经过摊凉、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
遵义红茶产自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300米,在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遵义市平坝及河谷盆地面积占6.57%,丘陵占28.35%,山地占65.08%。大娄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成为天然屏障,是市内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在地貌上明显地把遵义市划分为两大片:山南是贵州高原的主体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一般耕地比较集中连片,土地利用率较高,是粮食、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地。
遵义市受季风影响特别显著。冬春季节多受北半球移来的寒潮或冷空气影响,冬季风一般多为东北风或偏东风。遵义受偏东北季风影响时,云层浓密低厚,一到夜间云顶辐射冷却,常常产生夜雨。如果这时再遇上偏南气流北上在川黔间与偏北气流汇合,往往在3300米高空形成一长江切变线,或在近地层形成一云贵准静止锋,阴雨绵绵的天气就更长。4月中旬西南季风北上,阴云密布天气减少,晴间多云日数增多,温度显著上升。由于遵义所处纬度低,日光照射强烈,连晴三天温度就可能升至30℃以上,适宜种植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