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看,高山茶的质量是普遍好过平地茶的,其多表现为芽叶肥壮,叶色深绿,叶面如肋骨一样的隆起,仔细观察横生叶脉的这个间距,经常会有这种感受,然后绒毛一般偏多,做出的成品茶很紧结,香高味重,而且耐冲泡香气持久。

比较而言,平地茶芽叶就会较小,叶薄而平展,色泽黄绿还欠光泽,光润。成品茶条索会细廋一些,骨身轻,香气也偏低,滋味淡一些。

当然这种比较一定是建立在相同的树种,相同的树龄的前提下才成立的。

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大的区别,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1点,高山多雾的环境,造成了光线会受到雾珠影响,使得7色可见光中的红光和黄光得到了加强,这两种颜色的光照会促使茶树中的氨基酸叶绿素和水分的含量明显会获得增加,又因为高山上普遍会森林茂盛,树木繁多,对茶树起到遮阳的作用,茶树光照时间短,强度低,漫射光多,这样也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增加,再有就是云海林木会造成了湿气高,使茶树芽叶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因此新梢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鲜嫩不粗老,内含物质获得长时间的积蓄,从而造成这样的茶口感更丰富。

第2点是因为高山上肥料多,土壤质地疏松,少有人去践踏,压实,加之有机质的含量也高,动植物,昆虫鸟类等比较多,自然的生态好,那么茶树所需要的营养就齐全,自然会生长的好。

第三点是因为茶多酚的缘故。

茶多酚这种物质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而氨基酸和芳香油类物质却会相反地增加,这就会形成成品茶的口感苦涩度降低,而香气和鲜爽度获得提高,色泽,香气,滋味,嫩度度这些指标的提高对一款茶的品质是十分有利的。

但是这些因素并不能意味着山高必定就是好茶,对于不同的茶树种,高山茶应该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果忽略地形只谈海拔,说这是多少米的高山茶是不准确的。

我们知道茶树按照它的树形可以分为灌木型,小乔木型和乔木型三类。

灌木型是丛生的,没有明显的主干,其外观普遍矮小,以小叶中叶为主,像铁观音的茶树;小乔木是有主干的,但多是在离地二三十厘米处开始出现分枝,小叶中叶大叶都有,可以长到4米以上高;乔木则有明显主干,像普洱茶,它们可以一直向上伸展到树冠里,仍然有清晰的树干树枝,以中叶大叶为多见,可以长到几人合抱,20米高以上的。

灌木茶树,小乔木茶树,乔木茶树,他们的生命力耐寒耐旱涝能力是不同的,对于光照养分的需求多少也自然不一样,不同树种所要求的最佳海拔高度和生存环境是有差别的,不能用一个高度指标来衡量他们是高山茶或者是平地茶。

比如像灌木类的,在我看来,如果是山体好植被葱茸,400米以上就可以算是高山茶了,小乔木类的600米以上,这就可以了,乔木的1000米以上已经足够高了。

至于多少米以上算是高山,其实并没有硬性规定,多是茶行业内约定俗成的理解或者是相对的。这个概念似乎是台湾高山乌龙茶引起来的。

在地质学一般的划分标准是海拔500米到1000米,这个算低山,1000~3000米才算是中山,3000以上的才算高山,我们茶行业里通常是把800米或者是1000米以上的算高山茶,这并非是公认严谨科学的,研究表明,过于湿冷的气候是非常不利于茶树生长的,在1500米以上的高山茶树,生长很艰难,还可能会造成氨基酸的物质含量的下降,另外像经纬度的不同以及具体是被过度开发的山,还是有着高大树木遮阴,气候怎么样,年降雨量是多少,山场周围的水源怎么样,山下面有没有水库,江河湖海这一类的,这都影响到云雾多不多的问题,茶树在阳面还是阴面,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不高,这些情况对于好茶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

多数的山,它不会长得像板凳那个样子的,上面是平的,这样的山非常少,山尖上多数都是太陡峭了,并不适宜种茶,那样的话上下采茶的也不方便,费时费力太多,你早上出去采茶到山顶上,采完茶晚上都没回到家,那这个茶园没有用的,茶园一般都是要建在坡度30度以下,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过快的这个水土流失问题,所以多种在半山腰山坡上,这种茶园是多见的,山顶上的茶园很少,因此这个跟山有多高,它不一定是对等关系,大家不要误以为山有多高,茶就种的多高,这是两回事。

假使有挺高的这么一座贫瘠土山,连点云雾它都不占,你种再高也没什么用,又比如说某些高海拔地区的平地其实也很高,只是视觉上看不如高山那么明显,那到底是海拔高重要,还是山地的气候水土环境更重要,这其实很值得思考一番。

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是来自于温,光,水,气,土这5个方面,以温度和光照来举例,温度光照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关系,与氨基酸的含量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当温度光照强的时候,茶多酚的含量会高,口感会苦涩,而温度降低,光照降低,氨基酸的含量反而会增加,口感会更鲜爽,所以严格来讲,好茶叶原料的形成,起决定因素的是温,光,水,气,土地条件,并不是高山或者平地能够决定的。

既然讲到了山,除了科学以外,自然还会涉及到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地理形式学派,堪舆之术的看法和风水学上的一些观点,我们古代人是按照天星下照地上成型理论,将山的外形,分成了大吉的贪狼,巨门,武曲,小吉的左辅,右弼,还有凶煞的破军,廉贞,禄存,文曲这么几种山形,参考这个理论,许多山虽然很高,但它属于凶煞不祥的穷山恶水,连埋葬人都不适合,更不适合种茶,所以对于高山亦或是平地,最好不要过分的苛求才好。

近十几年来强调和追求高山茶已经造成了某些山区的过度开发,植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小动物无处安身,也引发了民间的抵制高山茶行动。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中国的十大名茶里,如果是按照千米以上算高山的看法,多数都不算是高山茶,不也一样是享誉九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

作者 sam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